1. <form id="4y8bb"></form>
      <tbody id="4y8bb"></tbody><ol id="4y8bb"><object id="4y8bb"><input id="4y8bb"></input></object></ol>
      歡迎來到青島一凌網集成有限公司
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 > 行業新聞
      THE COMPANY DYNAMIC

      新聞動態

      國內國外云計算發展風起云涌

      時間:2017-09-05   點擊:306

          國際市場上,亞馬遜AWS、微軟Azure、谷歌云、IBM、甲骨文Oracle云計算市場份額仍然在增長,根據最新季度財報數據表明,云計算基礎設施市場同比增長47%,達140億美元。AWS掌控云市場的40%左右,而微軟,Google和IBM共控制了約23%。然而,從增長率數據來看,AWS同比增長42%,微軟Azure同比增長97%,Google增幅為92%。毫無疑問,AWS增長速度低于其他競爭對手。
            國內市場上,阿里云、騰訊云、百度云、京東云、天翼云、金山云、迅雷云等仍然持續在公有云市場發力。根據慣例,8月中旬,在美國股市開盤之前,巨頭廠商都公布了各自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。從最新的財報數據表明,阿里巴巴公布2018財年第一季度當季收入501.84億元,其中,阿里云該季度營收達到24.31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96%。付費用戶數量由前一季度的87.4萬,增長至101.1萬。在騰訊的財報中并沒有單獨對騰訊云的業績進行披露,根據財報顯示,其支付相關服務以及云服務收入為96.54億,同比增長177%。迅雷云云計算及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到1,570萬美元,云計算收入同比翻了一番,漲幅達到107.8%。

             IDC的數據顯示,阿里云在國內云計算市場上,阿里云的市場份額高達41%,大幅領先于后面主要幾家云計算廠商的市場份額之和。
            以公有云市場為例,從國內外數據對比來看,兩者之間有幾處共同之處。AWS與阿里云分別為全球和國內公有云市場老大,市場份額均遙遙領先緊跟其后的次位廠商總和,同樣,在今年的最新季度中,增長速度均有所下滑,增速放緩。
            從表面來看,AWS和阿里云都有市場份額下降的跡象,但事實上這樣的變化也是情理之中。從云計算全球市場來看,以阿里云、騰訊云為首的中國云計算廠商在海外節點逐步擴增,數據中心持續開服;去年AWS宣布牽手光環新網落地中國,微軟Azure與世紀互聯的合作持續推進,華云牽手VMware拓展私有云業務,華為云與天翼云聯手布局公有云市場……坦白講,云計算市場廝殺越來越激烈,不但獨立的云計算廠商爭搶客戶,運營商等巨頭也加大了搶奪客戶的力度。雙重夾擊,勢力足以讓AWS與阿里云虎視眈眈。
            誠然,中國云計算市場從技術基礎勢實力和云計算發展路徑上來說,落后于美國2-3年。這一點和中國的生態系統與國情息息相關。我國云服務領域主要有三股勢力,阿里云為首的互聯網廠商、曙光云為首的傳統IT廠商、天翼云為首的通信運營商。過去十年,中國IT行業中的主導力量是外企。國內企業無論核心技術、研發實力、企業機制和戰略眼光,都乏善可陳。
      對此,國家層面也推進了一系列的發展計劃,但云計算技術的興起徹底改變了IT產業變革。行業技術競爭的焦點轉向了數據中心計算,轉向了新型人機交互和智能算法等方面。從芯片開始,計算、存儲和網絡的軟硬件,服務器端的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,客戶端設備上的操作系統等等,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,開源軟件和開放技術占據了主導地位。
            同時,國家行業監管也越來越嚴格,資質也成了云服廠商之間角逐實力的考量。目前,通過相關統計,取得云服務資質認證的企業已經達到14家。
            所以,就目前云計算產業生態來看下一階段,隨著云計算市場營收的強勁增長,付費用戶的進一步增加,公有云巨頭廠商的燒錢階段將逐步回轉,到達扭虧為盈的平衡點。這一點無論對于阿里云還是AWS而言,都是下一階段最大的挑戰。同時,從市場生態上來看看,技術實力化、差異化、個性化的服務,會讓云計算廠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脫穎而出,行業云、混合云將是云計算市場角逐的下一站場。
           一凌網SAAS平臺,為眾多企業用戶提供在線ERP,客戶關系管理軟件,免費進銷存,免費倉庫管理系統等在線軟件服務。

     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
      掃一掃加微信